| 衛教資訊 |
唇顎裂
在這個人們仍然習慣於以貌取人的社會裡,容貌的美醜對一個人一生的際遇就有很大的影響。而有一群人卻是自出生起就具有顏面的缺陷,其中,唇顎裂是最常見的先天性顏面畸形。它的發生率,在白種人中大約是千分之一。在臺灣地區,依據以往的調查,大約每六百到七百個新生兒就會有一個唇顎裂的小孩。
依據民間的傳說,造成唇顎裂的原因,是婦女們在懷孕期間拿了針線或是動了剪刀。這些傳說,在現代醫學的理論中,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持。不過,確實有一段特定的時期和因素,被證實和唇顎裂的形成有關。時間方面,唇部和鼻部加上門牙部分的牙床,是在懷孕的第四到第八週形成,上顎是在懷孕的第七到第十二週左右形成。在這段期間,如果胚胎受到一些影響,就有可能形成唇顎裂的嬰兒。
唇顎裂的病因
可能造成唇顎裂的因素不少,大致可歸納為環境和遺傳兩大類。在環境因素方面,孕婦服用了某些藥物之後,可能會產下唇顎裂的寶寶。這些藥物包括抗顱病的藥物(Dilantin)、常被作為處方的鎮靜劑Diazepam、治療痛風的秋水仙素、腎上腺皮質素等等。懷孕初期的一些感染(例如德國麻疹),也有可能造成這種畸形。另外如X光的照射、孕婦的營養不良、或某些體內荷爾蒙的欠缺,都被認為與唇顎裂的形成有關。在遺傳方面,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無法找到唇顎裂的家族史,另外三分之一的患者則與遺傳有關。為人父母者最關心的問題是:如果再懷孕,會生出唇顎裂寶寶的機率有多大?或是將來唇顎裂寶寶長大成人後,一旦結婚生子,會生下唇顎裂寶寶的機率有多大?
在臺灣地區,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的資料可以回答這些問題。國外類似的資料也不多而且數據很複雜。目前最常被引用的是一套經過簡化的數據,雖不精確,但大致可提供一些概念;如果父母都健康,生下第一胎是唇顎裂小孩的機率是千分之一,第二胎再生唇顎裂小孩的機率是二十分之一,第三胎再生唇顎裂小孩的機率是四分之一。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有唇顎裂,那麼頭一胎生下唇顎裂寶寶的機率就會升高到二十分之一,第二胎再生唇顎裂小孩的機率約四分之一‥‥依此類推。另外約有百分之三的唇顎裂小孩的染色體有問題,這些小孩都併有其他器官的問題,也各自有其特殊的遺傳方式。
如何治療唇顎裂寶寶?
唇顎裂的寶寶,不僅是容貌上有缺陷,還伴有一些其他的問題。父母們首先要面對的,是餵食的問題 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,寶寶們才能攝取足夠的營養。其次,上顎的缺陷,會影響到語言的發展和聽力。牙床的缺陷,會造成咬合不正和顏面骨骼的發育不良。容貌上的缺陷,也會影響到患童的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。因此在治療上,需要把病人當作一個整體來考量。所以唇顎裂的治療,是現代醫學所講究的「團隊整合」觀念的一個實例,需要整形外科醫師、牙科矯正醫師、語言治療師、小兒科醫師、耳鼻喉科醫師、臨床心理師、社會工作者及專業的護理人員共同參與。在醫學進步的國家中,有所謂的「顱顏中心」,就是整台上述專業人員來共同研究,使唇顎裂的寶寶能得到最適當的治療。
在治療時機方面,唇顎裂寶寶最好能從一出生就開始接受治療,透過適當的護理衛教,可以減少父母在餵食上的挫折感。早期的牙床矯正,可以大幅降低外科手術的困難度。手術治療不能一次完成,而是要分成幾個階段,在不同的年齡施行,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。近年來,唇顎裂的手術方式與其結果已有很大的進步,手術的次數也大大地減少,一個唇顎裂寶賀從小到大,已從以往的十餘次手術,減少到目前的三至六次手術即可完成。
術後的照顧和定期的追蹤檢查,和手術治療同樣重要。唇顎裂的患者,每半年需要固定追蹤一次,直到長大成人。在追蹤的過程中,一些潛在的問題都可以被發掘出來而得到良好的治療。
雖然在懷胎十月之後,產下唇顎裂的寶寶,對父母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衝擊,所幸唇顎裂是先天性顏面畸形中,治療成效最好的一種顏面缺陷。只要和專業的醫護一人員好好配合,這些唇顎裂寶寶仍然可以和一般小孩一樣快樂地成長。